天之将明,其黑尤烈:想看到光明之前,必要忍受黎明前的黑暗
提到“天之将明,其黑尤烈”,最早的时候是我在看《大秦帝国之裂变》时,听里面孙飞虎老师扮演的甘龙所说的话,当时只是感觉这个老头很有城府,很像世外高人给人莫测高深的感觉,比他徒弟那个愣头青杜挚高明的多。半途而废对大多数人来说很容易,但坚持到最后却十分不易,很多人就是倒在了黎明之前。
孝公平画,公孙鞅、甘龙、杜挚三大夫御于君,虑世事之变,讨正法之本,求使民之道。——《商君书·更法》
甘龙,一个反面角色,站在商鞅的对立面,但他不是老世族,而是力主秦献公继位的拥立之臣。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不多,小说把他的形象变得丰富起来,甘龙算是秦献公的托孤之臣,辅佐嬴渠梁不遗余力,但魏国中庶子商鞅的到来,让甘龙和嬴渠梁之间产生了隔膜。没有甘龙的鼎力相助,恐怕就没有秦献公,更没有秦孝公嬴渠梁。秦孝公并没立刻启用商鞅推行变法,而是让他和甘龙、杜挚做了一次论辩来检验商鞅的说法。对于秦孝公嬴渠梁而言,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:强秦。而商鞅的目的比他要更高,是大出东方一统天下,甘龙则致力于恢复穆公霸业,至于杜挚和老世族们,他们反对变化,拒绝做出改变,实际上也是维护自身的利益,这都无可厚非,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之别。
强秦就要打破旧秩序,建立新规则。这就注定了杜挚和老世族们的最终命运,甘龙和他们不同,他不反对强秦,但是他反对变法,因为在他看来,恢复穆公霸业是最合适的,而不是彻底变革。甘龙看不见腐朽没落不思进取的老世族,但是也不能接受激进的改革派,他没有左右摇摆,而是最后成为了保守派的领袖,站在了商鞅的对立面上。
孝公既用卫鞅,鞅欲变法,恐天下议己。——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辩论开始之前,秦孝公已经准备用商鞅推行变法,但怕天下人议论,让商鞅先从理论上把甘龙、杜挚击败,奠定变法的理论基础,增强秦孝公嬴渠梁变法的决心。
卫鞅曰:“疑行无名,疑事无功。且夫有高人之行者,固见非於世;有独知之虑者,必见敖於民。愚者闇於成事,知者见於未萌。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。论至德者不和於俗,成大功者不谋於众。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,不法其故;苟可以利民,不循其礼。”孝公曰:“善。”——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商鞅为了给秦孝公打气,开场白就是给秦孝公带了高帽,他说:“这个世界上要想获得成功,就必须坚定信念而不要迟疑不决,否则就是白费力气,你做变革很多人就看不懂,认为你是离经叛道,那是因为你的见识和格局高,大多数人无法认同更加说明你的见识高远。愚蠢的人纠结于当前的事不能自拔,总是为了发生的事情去懊悔,而智者早就在为将来谋划。您担心百姓们不理解您的想法这是多虑的,作为百姓的他们只有执行的权力,没有参与的自由,否则事情就难以推行下去,只有当这些改革措施让他们获利的时候,他们才会真正的支持和拥护你,而最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是反对变化,无法支持变法的。世间有大德的人,往往不为世俗所认同,成就大功业的人,也不会为常人所理解。因此圣人所做的事情不会循规蹈矩,遵循常理就不会发生变化,只要对国家有利,能够让秦国强大起来,就不应该在乎世俗的看法!”
甘龙曰:“不然。圣人不易民而教,知者不变法而治。因民而教,不劳而成功;缘法而治者,吏习而民安之。”——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甘龙当然不会立刻认怂,他立刻反驳商鞅说:“你这么说是不对的,圣人和智者不会去为了适应而去改变,而他们都会严格按照传统办事,就可实现天下大治,因此只要我们遵循旧有的制度,只要官吏们能够严格执行,那么百姓就会安定下来,变法不是兴邦之论,而是亡国之谋。”
卫鞅曰:“龙之所言,世俗之言也。常人安於故俗,学者溺於所闻。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,非所与论於法之外也。三代不同礼而王,五伯不同法而霸。智者作法,愚者制焉;贤者更礼,不肖者拘焉。”——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商鞅笑了笑,他知道不把甘龙说服,就无法坚定秦孝公嬴渠梁的信心,他说:“甘龙说的话,是世俗之人的看法,作为秦国栋梁,你怎么能说出这样没有见识的话呢?常人安于现状,学者则沉溺于自己所闻,过去的先贤的没有那个是采取同样的治理方法的,春秋五霸也不是用一个模式来称霸于诸侯的。智者都是通过改变来实现变革的,而愚蠢的人才会循规蹈矩拒绝变革。你遵循旧制,是让秦国强大了,还是让百姓富足了,好像什么都没有吧,被魏国欺负,河西之地都没了,还和我谈什么春秋大道,如今战国乱世礼崩乐坏,你还去遵循旧制,这才是亡国之论!”
杜挚曰:“利不百,不变法;功不十,不易器。法古无过,循礼无邪。”——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杜挚开始念经了,他说:“没有百分百的利益和把握,就不能做出变法的决定,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,就不能变更规矩,按照圣人留下来的办法去做,绝对不会有什么错误的!”杜挚的这个说辞,比甘龙又低了一个档次。
卫鞅曰:“治世不一道,便国不法古。故汤武不循古而王,夏殷不易礼而亡。反古者不可非,而循礼者不足多。”孝公曰:“善。”以卫鞅为左庶长,卒定变法之令。——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商鞅举出反例开始驳斥杜挚,他说:“治理国家不能一概而论,而要做到因地制宜,一味效仿过去是没有意义的。过去的很多明君圣主,正是因为不守旧才获得成功的,商汤就是因为不循规蹈矩,才能成就帝王之业,夏商则是因为不求变才亡国的。反对过去法律的人,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,而遵循礼数的人太多,也不是什么好事。”秦孝公嬴渠梁对大家说:“商鞅说的对,我意已决,秦国推行变法!”接下来就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,开始指定变法的条例,刚开始推行变法。
甘龙叹了口气,他知道秦君心意已决,自己说什么都没用,蛰伏不出就是现在最好的选择,面对杜挚的喋喋不休,他对这个不争气的学生说:“急什么,蠢!天之将明,其黑尤烈!商鞅正在气盛时,你现在扑上去,不是要把脖子向刀口上碰吗?”杜挚对甘龙说:“那老师的意思呢?”甘龙看了看杜挚,说出了自己的看法:“飓风过岗,伏草惟存……”,现在管住嘴,静观其变吧!